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先民拓荒澗仔壢

中壢位於桃園市的北部,在地形上屬於較平緩的臺地。三百多年前,這裏還只是一片未開拓的蠻荒,只有當時所稱「青山番」,也就是現今的泰雅族及少數的凱達格蘭平埔族居住在此。後來,一群由大陸渡海而來的拓荒者,開始進入中壢這塊平坦的臺地開墾,因此原本居住於此的泰雅族只好被迫遷往更南的內陸山地,而平埔族人則慢慢的漢化與新移民共同墾殖這塊新興的土地。

早期中壢

這些新移民當中,以福建、廣東來的人最多,如康熙末年的陳增耀、雍正年間的客籍惠來人黃風、饒平人吳雨吉、賴永馨等;到了乾隆初葉,更有大量客籍移民入墾,包括鎮平人黃梅生三兄弟、鄭建儀二兄弟、永定人胡凱清及惠來人傅仙桂等。其中尤以乾隆三十年(西元一七六五年)前後進入的福建漳州人郭樽,其開墾的規模最大。郭樽初墾大園,後率族人自南崁、桃園地方南下,驅逐番人,設橋闢路,為中壢發展奠下雄厚根基。後來,這些墾民就將這一帶村莊統稱為澗仔壢庄。所謂澗仔壢是因為村內有老街溪、新街溪縱貫形成兩大澗谷,所以稱之為「壢」;後來又因為此地位於昔日北部兩大都市-竹塹(新竹)和淡水(原指新莊,後指臺北)的中途,為來往行旅休息的地點,所以又取其「中」字,改稱中壢。

荒蕪到繁華 走過成長路

一個世紀多以前,中壢原為平埔山胞蕃社,四野荒蕪,荊棘叢生。一直到清乾隆年間,福建漳州人首度渡海來此墾殖,之後大陸福建、廣東和客籍人士亦接踵而至,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,務農維生,篳路藍縷,開闢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。

中壢原名澗仔壢。清乾隆五十年間,滿清政府在淡水、新竹兩地設縣,澗仔壢由於界屬二縣中心,故而得名,沿用至今。

民國前十八年,甲午戰爭爆發,台灣割讓給日本,中壢遂改棣台北縣管轄,設置中壢辦務署;民前二年又改棣桃園廳;五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經省府委員會第九百一十四次會議通過改制,升格為縣轄市,自同年七月一日起,正式更名為桃園縣中壢市,直至一百零三年十二月廿五日桃園縣升格直轄市,更名為桃園市中壢區。中壢區的成長歷程,涓涓滴滴,至為艱辛。從荒蕪到繁華,從澗仔壢到中壢區民能懷抱前人開墾的艱辛,以無比的熱誠和愛鄉護土的心,繼續為中壢美好的明天而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