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中壢區興起於老街溪和新街溪之間,俗稱澗仔壢。當清治初時台灣北部新竹、台北兩處最先發達,中壢位於此兩地中間而名中壢。壢是客家語溪谷之意。

中壢是桃園沖積扇的一部份,也位居中央的位置,並介於沿海和內陸之間。境內無海岸沙丘,亦無高山深谷,只有河谷和緩丘點綴。

早年原住民稱此地為芝芭里,是大片茂草地,河邊才有小樹林。冬暖夏涼,全年有雨,利於生物得繁衍,宜獵兼牧。已旱作為主,利用埤塘灌溉。所以產甘藷、茶葉為主;甘藷與草料皆為牲畜的主要飼 料,清末時中壢更發展為北部主要家畜市場和茶市。

十八世紀中期郭傳樽率大規模墾團入墾中壢,與桃仔園一帶合稱桃澗堡。後來為爭奪土地利益發生械鬥,遂逐漸轉為兩族分界地。兩地都築堡自衛,中壢商業一度由老街轉向城堡的新街。中壢成為南北官道大道所經,沿海地方繁榮內移。

日據初期今桃園市境產生四大市街:縱貫鐵路全線完成,沿途的桃園、中壢、楊梅和內陸河港的大溪。在對外通商後,大溪闖上鰲頭。大政九年行政區域改變,桃園、中壢、大溪各成一郡中心,楊梅規為中壢郡一部分,從此確定客家人生活中心的地位。交通道路之修築都輻奏於此三街,成為樞紐地帶。中壢區由於行政和交通地位重要,人口增加快速,火車站前亦成鬧區,延伸至平鎮區的北勢。